歡快的音樂響起,身著臺灣少數民族傳統服飾與湄洲女服飾的演員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14日,隨著《海峽情緣》舞蹈表演開始,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在湄洲島拉開帷幕。本屆媽祖文化活動周延續“中華媽祖情,兩岸一家親”主題,突出媽祖文化、青年交流、莆臺產業合作。
近年來,湄洲島以媽祖文化為紐帶共溯文化根脈,通過媽祖文化聯結兩岸同胞情感。同時,以融合發展為徑,同繪發展藍圖,持續拓展深化莆臺各領域交流合作。媽祖文化宛如兩岸同胞心間的一條紅繩,串起千年同宗同源的精神共鳴,促進兩岸在文化、經濟等方面的融合發展。
同謁媽祖 共憶鄉愁
從先民勇渡海峽拓墾臺灣到兩岸經貿往來、文化交融……180張圖片記錄下兩岸交融的生動圖景。以“同謁媽祖·共憶鄉愁”為主題的遷臺記憶檔案圖片展在活動周開幕式上同步展出。
兩岸同胞在追溯歷史中凝聚共識,以媽祖文化為紐帶彰顯文化認同的強大生命力。“媽祖文化是刻在血脈里的精神圖騰,這些歷史的回溯讓兩岸同胞仿佛跨越時空,產生情感共鳴。”流連駐足參觀的兩岸同胞感嘆連連。
多元活動推動兩岸民間互動,媽祖文化成為兩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三八婦女節,兩岸女性身著傳統服飾,在媽祖金身前行莊嚴謁拜禮;盛夏時節,海峽兩岸師生組成的研學隊伍穿梭于祖廟碑林,探尋媽祖文化的深邃;臺灣青年們在航海文化夏令營上揚起風帆,以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引,逐浪蔚藍;“媽祖杯”海峽兩岸橋牌邀請賽中,牌桌上的智慧交鋒與牌桌外的歡聲笑語交織……一場場跨越海峽的民間盛會接連上演,匯聚成推動兩岸融合的壯闊浪潮。
“媽祖文化猶如一條無形的紐帶跨越海峽,將兩岸同胞的心緊緊相連。”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廖慶富表示。據了解,每年來到湄洲島謁祖進香的臺胞超過30萬人次。同時,湄洲島持續推動世界媽祖文化中心(兩岸融合社區)建設,截至2024年已有臺灣20個縣市49家媽祖宮廟達成初步入駐意向。
每逢媽祖文化“年度盛事”,湄洲島熱鬧非凡,鐘磬悠揚。媽祖誕辰慶典上,三獻禮莊嚴隆重;海峽論壇?媽祖文化活動周里,兩岸同胞攜手共話桑梓;“天下媽祖回娘家”的隊伍浩浩蕩蕩,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更是百花齊放。這些活動如磁石般吸引著同胞跨越海峽,奔赴湄洲島。2023年,湄洲島開展紀念媽祖誕辰1063周年系列活動,臺灣有20個團組近千人參加,其中83%的臺灣同胞首次踏上大陸土地。
在活動周開幕式現場,《海峽兩岸共通 媽祖祭典》福建省地方標準正式發布,將于今年9月10日正式施行。該標準是全國首個以媽祖文化為載體、推動兩岸標準化共通的地方標準,標志著兩岸民俗文化傳承與標準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它的實施將為兩岸媽祖祭典活動提供統一、規范的技術指引,為兩岸文旅融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攜手耕耘 釋放動能
湄洲島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和兩岸交流的重要窗口,秉承“兩岸一家親”理念,書寫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深入了解臺胞利益訴求,以“一事一議”機制,為臺胞臺企量身定制更有溫度、更加暖心的政策措施,逐步為臺灣同胞在湄洲島學習、就業、生活提供便利,讓臺胞想進來、留得住、過得好。
為促進臺灣同胞創業就業,湄洲島推出一系列針對性優惠政策,涵蓋資金支持、場地減免、專項產業合作等。湄洲島通過“資金—場地—人才—生活”全鏈條支持,為臺胞創業提供低成本、高便利的發展環境。
推動多元合作,共享發展機遇。湄洲島圍繞媽祖文化超級IP,開發五大類1100余款文創產品,從靈動的媽祖絹人到與彝繡碰撞出的聯名作品都演繹著傳統文化的新生。“媽祖杯”設計大賽吸引全球青年參與。臺灣文創工作者深度參與其中,他們與大陸團隊攜手打造的巡安布包,不僅是兩岸創意融合的結晶,更成為產業合作具象化的載體。
兩岸合作的觸角不斷延伸。湄洲島港樓村搖身一變,成為2023年省級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示范點,兩岸在此分享基層治理經驗,共同勾勒鄉村發展美好藍圖。
媽祖文化活動周開幕式現場,還舉行2025年莆臺經貿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現場共簽約10個莆臺合作項目,總投資45.1億元,涵蓋鞋服、食品、電子信息(數字)、高端裝備、生命健康、文旅等領域。從文創設計到經貿合作,湄洲島用一個個生動的合作故事,書寫兩岸合作新篇章。
如今,國內首個以媽祖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文旅演藝項目《緣起湄洲》正成為湄洲島的“網紅景點”之一。項目成立初期,湄洲島管委會成立“服務專班”,為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讓兩岸團隊的創意快速落地。“這份跨越海峽的合力,讓《緣起湄洲》匯聚了兩岸智慧。”項目投資方負責人林保君說。
媽祖文化從歷史深處延伸至當代社會,成為兩岸交流中最具韌性的紐帶。與此同時,文化同根同源的共鳴,正轉化為兩岸合作的蓬勃動能。“越來越多的臺商臺企來到福建投資興業,臺胞臺商不斷在合作中參與高質量發展,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紅利。”廖慶富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