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時代呼喚優秀的作品。作家鐘兆云出版的長篇報告文學《奔跑的中國草》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作品。作家長期研究、深入采訪林占熺及其團隊,深入關注菌草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大量第一手素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一生“與草為伴”的中國科學家的故事,描寫了普通菌草在中國科學家的手里怎樣變成造福人民、造福世界的“金草”的傳奇過程。
從青壯年時代起,農學家林占熺就開始菌草技術的研究和培育工作。當時,他看到福建山區的菇農每年要砍掉許多樹木當菌木,不僅生態被破壞了,也斷了菇農的后路。于是,他就想能不能開發一種“以草代木”的技術,既保護森林,也使菌菇發展可持續性。經過多年潛心實驗選擇,林占熺終于找到了一種完全代替菌木的菌。這項革命性的科學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高成本損生態的生產方式,很快被列入國家援助非洲的項目,林占熺作為中國專家被派往巴新傳授這項農業技術,幫助當地農民擺脫貧困。而后他又到寧夏為貧困農民傳授菌草技術,很快使菌草成為閩寧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許多農民靠這項技術脫貧致富。
在非洲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在嚴重的安全問題、文化差異、時局不穩等艱難的條件下,林占熺創造條件開展中國菌草的世界減貧工作,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對他來說,最需要也最難解決的是中國菌草技術的“非洲化”問題。他積極探索適應當地文化的菌草技術,通過強化對當地農民的培訓,手把手一遍又一遍地教會農民掌握菌草種菇技術,直到當地農民種出高品質的菌菇。當地政府高度評價了中國專家的工作,當地人把中國菌草比作“財富草”“幸福草”“金草”。菌草技術在巴新落地成功后,林占熺團隊又把菌草推廣到南非、盧旺達、萊所托等國家。今天,中國菌草已是成本最低、掌握最方便、造福人類成效最顯著的中國扶貧項目,為世界減貧事業,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
《奔跑的中國草》詳細梳理了中國菌草發展的歷史線索,樹立起林占熺飽滿的形象和堅韌的品格,在作品中有幾個方面的體現:
科學家精神。從林占熺最初接觸菌草技術,到后來在非洲、在寧夏、在黃河流域種草養菇,都一以貫之保持著科學家的品格,堅持嚴謹的科學精神。在當時,許多人只重視發展經濟,忽視保護環境和生態,而林占熺眼界高遠,提出“以草代木”的構想并不遺余力地朝著這個方向推進。多年以后,人們在享受菌草技術帶來的美好生活時,才深深領悟到一個科學家的真知灼見。
英雄主義精神。林占熺曾豪邁地說:“給我一株草,我就能改變世界。”菌草技術推廣初期,很多人冷嘲熱諷,否定林占熺,但他毫不動搖。他的妻子賢惠,幾十年里,幾乎一個人支撐著這個家。女兒林冬梅放棄了新加坡安逸的工作和高薪,和父親一起走向非洲,一起開拓。許多親人都被林占熺所感動,真心實意加入“林家軍”,與他共進退。
愛國精神。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年代,掌握菌草這么好的技術,完全可以走商業化道路。但是,林占熺選擇了另一條路,他毫不猶豫地服從國家利益,自覺把菌草技術融入國家援助非洲的大局之中。在非洲工作最困難的時候,他都牢記自己的職責,寧可個人受損、吃苦,不能讓國家形象受損,足見他的一片愛國赤子之心。
共產黨人的精神。作為一名老黨員,林占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把他的智慧和才能奉獻給國家和這個時代。作品寫他在轉機途中,幾次突發重病,仍堅決飛往工作一線的細節,讀來感人至深。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境界,正是中國走向世界,為人類進步提供中國方案的真實而生動的寫照,也是中國精神的真實寫照。
(作者單位:中國作家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