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要樹立正確黨史觀”,同時強調“要教育引導全黨從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堅定不移向黨中央看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這一論斷既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方法論的根本指導,又是全體黨員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的重要遵循,具有深遠的意義。政治判斷力是政治能力的重要內容,是明辨政治是非、掌握政治主動的重要前提,主要體現為全體黨員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理論武器評估輿情、審辯正誤、預判趨向的能力。顯然,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全黨必須樹立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根基的正確黨史觀鍛造深刻識別事物本質、準確把握歷史方位變化、深入洞察政治行為、有效應對政治風險的能力。
以正確黨史觀精準識別事物的本質。
提高政治判斷力,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現象與本質、準確理解貫穿黨的百年歷史的主題主線,透過歷史的面相,認清歷史的主流本質。歷史在人民的艱難探索和不懈進取中造就、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歷經風雨考驗、百折不撓,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歷史輝煌。毛澤東在《如何研究中共黨史》中明確強調:“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特征,百年大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與廣大群眾始終血肉相連、魚水情深。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一開始鮮明地烙上了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這就成為百年大黨不斷奮進的歷史主題。
“一大”黨綱指明,我們黨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以社會革命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要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擔當起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在革命性鍛造中勇于自我革命,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是百年大黨不斷奮進的歷史主線。樹立正確黨史觀,就必須穿透歷史面相、認清歷史主流本質,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奮進的力量,始終筑牢信仰之基,堅定理想信念。
以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歷史方位的變化。
提高政治判斷力,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歷史方位的變化。所謂歷史方位即時間與空間交匯的坐標系,在空間分布與時間進程上互相結合而形成的特定方向和位置。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在國際國內形勢風云變幻中將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持續勝利推進,漸次把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目標穩步實現,是篳路藍縷開創輝煌的一百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我們黨緊扣農民問題這一革命的核心問題,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贏得老百姓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支持,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毛澤東特別強調,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
新中國成立后,在帝國主義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和軍事上包圍的局面下,中國共產黨同樣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構建起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在“中國將向何處去”的十字路口,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果敢地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從農村起步,然后到城市,再推進到文化、科技及教育等領域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經過四十多年持續推進的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了時代,迎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躍升。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了深刻變革,這種“變革”既非一時一事,亦非一地一域,而是世界范圍內百年未有的時代“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雖然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機遇和挑戰之大都前所未有,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以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黨所處歷史方位的變化,就是要在世界大變局的條件下善于謀劃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長遠性問題,在重大問題上頭腦保持清醒。新冠疫情對全球的沖擊亦使大變局加快演變,而我們黨的準確研判促“?!鞭D“機”,爭取了主動??梢哉f,全世界新冠疫情防控戰、阻擊戰曲折離奇,這堂生動的《形勢與政策》課,就是所有黨員提高政治判斷力的“試金石”。
以正確黨史觀深入洞察政治行為的是非。
提高政治判斷力,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明辨政治行為的是與非。政治行為一般即指人們在特定利益基礎上,與政治環境發生關系,為政治權利的獲得和實現而進行的活動或介入政治生活的行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黨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失誤和曲折,應著重分析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深入剖析產生問題的社會根源、歷史根源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辦法、措施和制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浴血奮戰的歷史上,曾出現過右傾機會主義、“左”傾盲動主義、“左”傾冒險主義及“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初步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遭受階級斗爭擴大化、所有制“急于求純”、經濟建設“急于求成”的重大挫折。從這些挫折中汲取經驗教訓,是辯證對待歷史的科學態度,也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走向成熟、錘煉政治品質的鮮明體現。
實踐證明,唯有樹立正確的黨史觀,理性地、全面地把握新民主主義革命奮斗史和改革開放前后的兩個歷史時期,方能真正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連續性。再者,近些年來歷史虛無主義沉渣泛起,它們冠以“重寫歷史”、“反思歷史”的名義出場,歪曲黨領導人民的抗爭史、丑化英雄人物事跡,否認公有制主體地位、倡導私有化的改革取向,高調宣揚傳播西方資本主義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迷惑和擾亂群眾思想,具有較大的欺騙性。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歪曲歷史事實,實質是要否定社會主制度、否定黨的領導,必須以正確黨史觀洞察政治行為的是與非,旗幟鮮明地反對錯誤觀點和錯誤行為,守好主陣地。
以正確黨史觀有效應對政治風險的挑戰。
提高政治判斷力,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有效應對政治風險的挑戰。意識形態領域中的諸多現象關涉黨的歷史,如何在各種思潮激蕩交融、各種觀念碰撞交鋒、價值理念多元多樣的背景下洞察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是與非,如何辨別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先進與落后,如何區分身邊黨員群體的積極與消極,這都需要全體黨員強化歷史思維,能夠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厘清政治邏輯,敏銳從傾向性問題中覺察端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干部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對潛在的風險有科學預判?!边@種政治判斷力,源自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敏銳性、責任感,必須善于從復雜事物的普遍聯系中把握潛在風險,把存在的問題消解在萌芽狀態。當前,學習領悟黨史,全體黨員同志必須樹立正確黨史觀,在學懂弄通“我們黨從哪里來、將往哪里去”上下功夫,直面“四大考驗”、防范“四種危險”,不斷錘煉實干本領,不斷提升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
[作者為莆田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福建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本文為中宣部馬工程特別委托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征研究”課題(批準號為2020MYB006)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