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下午,日本4個民間友好團體在埼玉縣埼玉市共同舉辦紀念“七七事變”81周年活動,反思日本侵略罪行,呼吁日本政府和民眾正確認識侵略歷史,呼喚日中民間友好。
這4個民間團體分別是“日中友好8·15之會”“撫順奇跡繼承會”“不戰士兵市民之會”和“關東日中和平友好會”,它們長期積極參與和開展日中民間友好活動,從1988年開始每年都在7月7日前后共同舉辦反省侵略戰爭的集會。
集會開始之后,主辦方先播放了紀錄片《烽火1937——從日本檔案解密盧溝橋事變》。“日本應銘記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主義道路。”“關東日中和平友好會”會長新宅久夫表示,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全面對華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日本民眾也深受其害。我們期待日中友好、通過草根運動反對戰爭,守護和平及憲法,堅決反對安倍的右傾化政策。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郭燕在致辭中稱,中國政府和人民一直區別對待軍國主義分子和普通的日本人民,日本人民也是那場戰爭的受害者。牢記歷史的目的不是延續仇恨,而是要銘記戰爭教訓,珍視今天的和平,防止悲劇重演,更好地開創未來。
隨后,“關東日中和平友好會”顧問、86歲的武吉次朗講述了自己1958年回到日本之后,一直從事日中友好交流的經歷。武吉表示,日中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日中關系前途掌握在兩國人民手里。希望更多的人堅定信念,不斷播撒友誼的種子,讓日中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日中友好8·15之會”代表干事、93歲的沖松信夫發言強調,日本人應正確了解“七七事變”等歷史事實,以史為鑒,才能避免悲劇重演。
從神奈川縣乘坐一個多小時火車趕到埼玉縣參加集會的日本市民團體“繼承與發展村山談話會”理事長藤田高景對本報記者說,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深深的傷害,但安倍政府一直以來卻堅持錯誤的歷史認識,企圖粉飾、美化這段歷史,“日本人更不應忘記曾經的侵略歷史,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開創未來,積極與中國等亞洲各國構建友好關系。”
據悉,“繼承與發展村山談話會”7月5日晚在東京也舉行集會活動,呼吁包括日本政府在內的日本各界了解并正視日本給中國等亞洲各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的侵略歷史,并積極推動日中關系改善和發展。來自中日兩國的學者、民間反戰人士等約250人參加。日本明治大學特任教授纐纈厚在集會上指出,很多日本人不了解“七七事變”等侵華戰爭事實及其歷史教訓。正視歷史是日中兩國人民加深理解、增強互信的重要前提。包括日本政府在內的日本各界應正視歷史,抓住今年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的重要機遇,積極推動兩國關系進一步改善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朝日新聞》7月7日刊登了家住埼玉縣、78歲老人灰谷元秀的來信。灰谷表示,日本媒體在報道那場戰爭之際,更傾向于講述戰爭末期日本人民所遭受的傷害,今天,更應該讓民眾知道在戰爭開始那幾年,日本軍在中國發動了什么樣的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多大的傷痛。日本媒體應該報道更多日本給中國人民造成巨大傷害和損失的事實。唯有如此才能深化與中國的友好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