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前夕,在被譽為黨員干部“紅色搖籃”的中央黨校里,落成了一座谷文昌的半身雕像。雕像放置在該校西側17號至19號學員樓之間,與焦裕祿雕像東西對稱。
30多年來,福建東山人民沒有忘記谷文昌,地方政府沒有忘記谷文昌。新世紀以來,谷文昌被習近平總書記稱贊為“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四有”干部的典范。
焦裕祿之于河南蘭考,谷文昌之于福建東山,兩位榜樣縣委書記、兩個曾經貧窮落后的地方,都由一條奉獻的紅線牽連在了一起。他們牢記黨的囑托,帶著富民的信念而來,堅決聽黨的話,認真完成黨的任務,他們無愧于黨的好干部。
如今,在中央黨校為谷文昌塑起雕像,正是黨對谷文昌作為黨的先進分子的肯定,對他崇高精神的禮贊,更是對廣大黨員干部的鞭策和激勵。
一個偉大的民族,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而偉大的精神,就體現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身上。從焦裕祿到谷文昌,這中間還有孔繁森、鄭培民、沈浩、楊善洲等眾多優秀共產黨人,他們把黨執政為民的理念化以服務為民的行動,他們不計個人得失、一心為了群眾去奮斗的崇高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座,融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這種精神,是一個政黨先進理念和為民宗旨的外化和體現,更是一個民族前行的寶貴財富和不竭力量。
當前,我們正處在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階段,并為了實現民族復興偉業而奮斗。當廣大黨員干部都以焦裕祿、谷文昌為鏡,像他們那樣做政治的明白人、發展的開路人、群眾的貼心人、班子的帶頭人,必能形成推動中國前行的磅礴力量,不斷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新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