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于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臺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全省陸域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人口3488萬,現有9個設區(qū)市,下設14個縣級市,45個縣和26個市轄區(qū)。。福建居于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福建成為歷史上我國對外通商最早的省份之一,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作出了重要貢獻。宋元時期,泉州已取代杭州、四明(今寧波)、廣州成為全國最繁榮的對外貿易中心,是當時世界重要的商貿集散地和中國伊斯蘭教等文化勝地。明萬歷年間,鄭和七下西洋多由福建出海。鴉片戰(zhàn)爭后,福州、廈門被辟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福建與廣東一道作為中央賦予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以及對外開放和進行綜合改革實驗的地區(qū),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福建深水海港、國際航空港和陸上鐵路、公路等綜合運輸網絡的逐步完善,未來福建仍將作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門戶發(fā)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