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連載:《苦難輝煌》
《苦難輝煌》出版后,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其實這本書是“非設計之作”,也是“非最初之想”,最初的主題本是寫長征。只是后來積累了大量的資料,于是想借這個題目把以前積累的很多感受寫進去。我只是想讓人們重新走進那段歷史,真切目睹中國共產黨人歷經地獄之火、帶領中華民族探測到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深度和時代寬度,更深地感受中華民族百年復興歷史命運的根脈和起點,進而追尋信仰的力量。
我們今天常講全球化。其實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我們全球化的進程已不可避免。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到奮斗至今,從制定政策到選擇道路,都與國際因素關系極大。以前寫黨史,人們過多集中于黨的內部,實際上從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發展到能夠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它是在全球大勢之下,東方各種力量擠壓、碰撞、較量的結果。中國革命的成功,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夾縫中求生存。歷史給國民黨很多機會,卻只給共產黨很少機會,但是共產黨人抓住了這僅有的機會,實現了中國革命的勝利。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人民的選擇。
這本書最初好像是寫給自己的,回答自己內心的疑問:我們黨1921年成立,1949年奪取全國政權;這支軍隊1927年建軍伊始,南昌起義剩下不到800人,1949年卻是百萬雄師過大江。這個黨與軍隊的力量源自哪里?2001年,我在美國國防大學講課的時候,一位軍官站起來提問,說你們政府能否代表廣大的人民?當時我告訴他,如果沒有廣大人民真心實意的擁護,這個黨、這個軍隊絕不可能成功。沒有中國的民意,就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新中國,這是我們最大的民意。當那么多人參加這一隊伍的時候,當那么多小推車全力以赴地支持這支軍隊戰斗的時候,人民已經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態度,做出了選擇。選票是一種支持方式,行動更是一種支持方式。
廣泛接觸中國近代史、中共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以及國際共運史等大量資料以后,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先有真人,后有真理。一種強烈的責任感,使我一定要寫出這批真人。他們不愛財,不為官,不怕死,就為這個事業,為心中的主義。今天一些人可能覺得事業和主義已經沒有多少吸引力了,但當年的共產黨人為了心中的主義,始終抱有不變的信仰,所以我特別想寫這批真人。他們之中,很多人沒有看到勝利這一天,沒有機會評功評獎、授銜授勛,也沒有機會返回家鄉光宗耀祖。但這批人是我們這個軍隊、這個黨、這個國家真正的脊梁。他們當中很多人已不為今天的人們所知,我只想把他們寫出來,讓他們永志史冊。當然,這批真人不限于共產黨的隊伍,國民黨里也有真人,否則他們不可能使北伐戰爭變得猶如摧枯拉朽。黃埔軍校那副門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今天讀來依然讓人怦然心動。
今天的物質條件已極大的豐盈,但如果沒有同樣的精神條件、信仰的力量,我們前行的力量將會變弱。我們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50年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一切,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物質條件,絕不僅僅只是一堆物質指標。沒有精神理想的支撐,這一堆物質指標,真的能支撐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嗎?這當然已超出了本書探討的范圍,但卻是本書寫作的很強動因。
(出處:中國網)
